風雨蘭
已更新:2018年10月31日
文:亞然
有些事,一次都嫌多、一次都不應該發生,「性侵犯」是這些事之一。
在球場上給對手侵犯,球員會大聲高呼「FOUL!犯規!」希望球證主持公道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,求救不需要勇氣。但當我們離開球場回到社會,如果不幸給認識或陌生的、或信任或討厭的人性侵犯,卻需要無比的勇氣才能走出來,指證作惡的人。
為何同樣理所當然,但說出自己被性侵犯卻需要勇氣?因為這個世界太多無形的壓力、扭曲的價值。
幸好有一場 #MeToo 運動,給很多人帶來勇氣,彰顯公義之餘更重要是解開當事人的心結,重新生活。但這不代表所有問題已經解決,因為受害的人太多,她(他)們受到的傷害太深。像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王秀容說,她(他)們需要身邊朋友家人的支持,而我們隨時都是這些身邊的人。
支持可以很簡單:鼓勵、理解,以至是聆聽,就已經是很大的支持。我們都做得到,而且我們也應該如此去做。
作者:90後,寫作人,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候選人,專欄見於《明報》。